首页  >  全部小说  >  军事历史  >  全文三国:摊牌了,我是三国第一谋主

第5章

全文三国:摊牌了,我是三国第一谋主| 竹23| 发表时间: 2024-06-24 18:21:45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董丞府的一间书房内,依旧烛火通明。

房内,只剩下一脸疲态的董丞。显然为了衣带诏之事,又筹划了整整一夜。

这时,一个身手矫健的黑衣人,悄无声息的跪在董丞面前。

“哦?你是说,昨夜有刺客刺伤了张简?”

董丞一字一句揣摩着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脸上的褶皱嵌得更深了。

按理说,刺客行刺,定会呼救,以求得家仆及巡逻士兵解救。

可从眼前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却是他胆大搏斗,独自抵抗,最后刺客只伤而不杀,还莫名逃跑。

“此人不能留,找个机会,手脚干净点!”董丞面沉似水,话里充满杀意。

对于想不通,又隐约感觉对衣带诏计划有威胁的人,董丞一贯做法,简单粗暴的杀之。

特别是杨修道破此人的危险后,让他越发的不安。

虽然杨修说过此人是荀彧的学生,又为朝廷议朗,并且还加入衣带诏。

杀他会引起多方势力的骚动,可和那个计划相比,微不足道。

他可不会任由杨修肆意拿大汉作赌注,来和一个小子玩什么游戏,只为获得个人的成就感。

并且他认为许都需要一场混乱,一场让汉室喘息后猛烈反击的混乱机会。

与此同时,尚书台一张堆满文书竹简的书案前,同样有一张疲倦且忧虑的脸庞。

昨晚整整一夜,荀彧同样在忙碌着。他的忙碌,既是为了曹操也是为了汉室。

荀彧认为只有曹操,才能让孱弱的汉室,在各个强大且充满野心的军阀势力之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所以才从一开始,就极力建议曹操迎奉天子,让流落的天子得以安定,继而保全了汉室。

曹操一直做得很好,尊崇天子,礼仪有加。

荀彧也尽心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辅佐一统北方,被曹操赞誉为“吾之子房”。

如今曹操前往官渡与袁绍进行决战,这很关键,但也很混乱。各地势力蠢蠢欲动,都想在战后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荀彧的任务就是处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曹操在正面战场心无旁骛。

他轻柔着太阳穴,缓解了熬夜带来的胀痛感,沉重的眼皮缓缓垂下,却始终不敢合上。

因为在他脑中,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这关乎士族这支重要的力量。

“荀令君为曹司空尽心竭力,令晚辈敬佩不已呀!”

房门外传来一个年轻且自信的声音,语气中带着敬重。

“呵呵,是德祖啊!这么早到此,有什么事呀!”

荀彧的语气谦和中透着随意,看样子两人相熟已久。

他对杨修的到来并不意外,因为这个人在年轻一辈中很出色,并且已被举荐孝廉。

杨修时常能说出一些大胆且可行的方法,处理政事,为荀彧减轻不少压力。

“不知道两日后,月旦评的事情,荀令君可有安排!”

杨修直奔主题,对于聪明人,绕弯子反而显得做作。

“月旦评”是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因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

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

现在本是官渡之战时期,举办月旦评本是不合时宜。

可曹操认为,在这混乱时期,士族人心惶惶,且人才匮乏。

为了稳定和挑选年轻一辈的士族优秀子弟,举办“月旦评”就显得很有必要。

而且这次,也是官渡大战时期,最后一次的重要活动。

荀彧深知这次活动重要性,想亲力亲为,隆重准备举办。可分身乏术,处理军国政务和镇压躁乱就耗费他大半心力。

不过如今杨德祖来了,就好办了。

荀彧精神一振:“这么说,德祖你答应了?”

“之前晚辈拒绝主持月旦评,自认为资历不足。但见荀令君如此操累,也想为汉室分担,尽一份力!”

杨修把“汉室”两个字用得极为微妙,既表明做这事虽是通过曹操司空府操办,却是为汉室选拔人才。

又间接表明自己不会以权谋私,能把握分寸。这让夹在汉室与曹氏的荀彧更加安心和放心。

“德祖,你的才能有目共睹,就不必谦逊了!”

荀彧点头一笑,眼角的褶皱也少了几分。

“对了,这次参加月旦评的士族子弟,可有优秀之人?”

杨修随意问道,但原本散漫眼神变得专注,仿佛这才是他感兴趣的东西。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月旦评,所以来的名家士族优秀人才着实不少啊!有......”

“我倒觉得张世竹不错!荀令君可推荐他参加此次月旦评。”

荀彧轻抚额头,脑中飞快搜寻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就是荀令君的门生,张简。对了,世竹是他即将加冠的字,张世竹,不错的名字哦!”

杨修一直重复张世竹几个字,好让荀彧加深印象。

“你见过张简?”

荀彧露出复杂的神情。

“倒是不熟,不过是听议郎吴硕说过,他对世竹极为佩服呢!荀令君可知道世竹这两个字含义吗?”

荀彧眉头稍缓,显然也知道张简与吴硕关系不错。只不过他疑虑的是,杨修怎么突然关注起张简来了。

也不等荀彧回答,杨修身子一挺,语气郑重道:“世世代代保持匡扶汉室的本心,做个铮铮傲骨的汉臣,重振大汉之威。”

杨修模仿昨晚张简的语气,大胆且重点的说出那段忠心誓言。

荀彧浑身一颤,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原本熬夜布满血丝的眼中,越发红润,竟潮湿了起来。

一直以来,荀彧举荐过不少人,有戏志才,郭嘉,荀攸,陈群等,其中大多在曹操身边得以重用,获立战功,声名鹊起。

但是张简已经跟随自己五六年,却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最近才任职的一个小小议朗。

其中的原因,大家心照不宣。张简不是大家士族子弟,甚至只是跟随已故父母,流落到颍川的难民,身份极其卑微。

不过张简务实能干,虽不聪慧,但胜在勤奋。这些年帮荀彧处理过不少事务。

可由于出生不好,一直受不到重视,只能在汉室背后心甘情愿,默默付出着。

如今从杨修处得知,一向低调务实少言的张简,心中竟有如此抱负,顿觉心生愧疚,感动不已。

“虽然明面不说,但曹司空一向唯才是举,不问德行与出生!荀令君,是时候了,可不要让为汉室付出的人才心寒啊!。”

杨修说的异常诚恳,眼中惋惜之色显露无疑。

“唉!”荀彧长长吐出一口气。

杨修的建议,仿佛挪开了荀彧心中的一块愧疚之石,让他轻松了不少。

走出荀彧府邸大门,杨修原本惆怅的神色,陡然恢复了之前的刁滑。

“戏台和观众都找好了,张简,张世竹,就看你怎么玩儿了!”杨修语气充满期待。随后眯上双眼,露出狐狸般狡诈得意之色。

下一刻,杨修又摇摇头,显得颇为惋惜,冷笑道:“呵呵!不过,从你走上台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

荀彧是个深谋远虑的聪明人,但也是个正人君子,汉室忠臣。

杨修利用此人性弱点,稍微引导,就把张世竹从荀彧的庇护下,推了出来。推向一个足以让更多人知道他名字的“月旦评”。

这样,他玩涂改名字的把戏,或者说想暧昧的政治立场,一切都被“衣带诏”名单绑成了定局。

此刻张简,并不知道这场危险游戏,反而心情极度愉悦。

因为他通过刚才意外的任务,又获得300危险币。刚好用掉积累的一千危险币,成功兑换一张能力复制卡。

小说《三国:摊牌了,我是三国第一谋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上一章 目录 继续阅读

Copyright © 2024 思忆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