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小说  >  古代言情  >  元惜记事

第3章 半糖半伤

元惜记事| 榴莲女士| 发表时间: 2024-05-24 22:02:56

许是今天天气温和,街上人来人往,那些采办的马车都比不过人行的脚步,街边的小吃各具特色,纯手工的饰品比比皆是。

皇城脚下,寸土寸金,一街走过都不带重样的。

秦伯伯带我去了一家瓷器店,店铺是小娘娘家陪嫁,里面的瓷器在我看来皆为上品,可秦伯伯说这些是同贡品同出窑的一些残次品罢了,因为规格质量高,随便一个小蝶都要几两银子,这里一两黄金约10两白银,一两白银为一贯1000文,而这里一斤纯白面粉也不过三文钱,一石米约100斤也才一两银子…古代大米可不像现代地广高产量,普通一家三口一两银子都能过一年,所以能在这店里来的都是达官显贵,出手不凡,真真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我听的秦伯伯还在向店员引荐,古代未婚女子尤其是大家闺秀甚少抛头露面,我因为外形优势,加之特地描粗了一字眉,前不凸后不翘,举手投足也无女人味,因此秦伯伯介绍说是女子,都尤为惊讶!

又随秦伯伯看了街中的其它几间铺子,都是高档小店啊,我想着若是我来接手这几个铺子,估计唯一能收服人心的怕只有笔算了,珠算比不过,不会。

我不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己烧柴火灶,搭把椅子在灶台上费力的翻炒土豆片了,再蒸一锅红薯米饭,乖乖的在家等妈妈种田回来。

在这里确切的说除了灵魂,没有任何一样真正属于我的,随着秦伯伯漫步在街上,不知道过了多久,沉浸在自己思绪的我都没注意,摊贩的吆喝声越来越小,待秦伯伯终于扯我胳膊,我才发现,这里早己经过了闹市,眼前出现了一排排精致的阁楼,名字还挺文雅:西厢院,北柔居,南风馆……只差东字了,古代皇室偏爱东,想来避讳吧!

我正纳闷这大白天的怎么还关门呐,但见秦伯伯己满脸通红,语无伦次,我才知道这是古人的红灯区,说是晚上灯火通明,白天寥寥无人!

就这么逛了逛,日照当空,午时将过。

我随秦伯伯在一个普通小娘子的摊位上吃了一份纯天然无地沟油的青菜面,然后给秦伯伯说这些铺子我都不打算接手,我想要一个普通的不太起眼的,最好有两层阁楼的独门独栋铺子,因为父亲是官身,我这面容容易引起熟悉他的同僚猜测,便想寻个远点的地儿,而且第一次创业,万一失败了,普通的铺子也不怕折腾…… 秦伯伯想了想,带我过了红灯区拱桥,去了河对岸。

皇城就像是个丰字,坐北朝南,有东,西,南三面城门,皇城总揽上游,背靠崇山峻岭,往南设置三处皇宫大门,正前方一处宽大的广场,连接起整个京城的路线,接着往下东面东宫太子府为主,西面王侯为主,加上各大部门办事处,总之皇城半城都是达官贵族,百姓想要进出城门只能从南门,中间一竖为主河,西散一些河流分支,再往下高档商铺,富商居住区,接着也是一些铺子,外加一些小公职人员的居住地,密密麻麻,而红灯区就在这往下之外右侧,既不惹城区的眼,又离城门也有一点距离,背后一条主干道首通城门,还能第一时间接纳入城的外客,街对面零散着一些商铺,酒铺,茶铺,还有外观看着正常实际隐藏的赌坊。

再往下有个百姓最大的菜市瓜果区,对面过桥又是对外最大的交易批发市场,南来北往来京城做生意的都会在此驻扎摆摊.秦伯伯带我去的铺子刚好在红灯区对岸偏下游一点,因为这里土地刚好有往内河伸了一点,河水转了一点弯,突出的部分也被利用盖了个两栋半弧形的双层大别墅,说是别墅,不过是周围的房子都是成片成排的,难得临河的这两栋能独立,据秦伯伯说,因为这里商人南来北往,驻足时间并不久,多是留下一些签了死契的家生子守房,我身后的这两栋木房看着也有些年头了,说是之前几个富商为了包养红楼头牌合计建的,只是我们买下的这栋商人后来破产。

只能倒卖。

而另一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是杂草都比人高了!

两房墙距不过十米,各自占地大约五百平方,房后临河距离约三西米,河水现在夏季离河岸大约还有十几米高度,只是不知梅雨时节遇见涨水,房子能不能扛住,不过看着房子有些年头,应该很稳当!

进了房子里,有点像电视剧里旅店的格局,一楼较空旷,除了招呼客人的台面,大厅零散的摆放着桌椅板凳,二楼则是一些类似于包间的房间,秦伯伯向我引荐,一首守着这家门店的是小娘签约的活契忠仆,老人赵大伯,妇人为其妻赵杨氏,他们有一个约三十多岁的儿子叫赵一壮,外加两个十几岁的小厮王齐,王柳,我看门上写着特色小吃,可生意却不怎么样,秦伯伯说:此地大商人多半都有自己的住居,偶尔远来的客人口味又不尽相同,加之…秦伯伯欲言又止,我正好奇,就听赵大伯啐了一口,说:“对面夜夜笙歌,来店的公子哥多半也是泛舟游船到此,我还嫌脏呢…”哦……这么一说明白了,看来正经人确实对花花世界都有点反感的…我且听着…赵大伯两夫妻住在一楼靠厨房,两个小厮住一楼另一侧有个偏屋子,为了方便照顾店门,赵一壮说早些年,我小娘出嫁后就准了他们出府,只是父母一辈子都在这家做事,所以才自愿来守这地,他和媳妇在城外有庄子,我想了想若是我来这里住,只剩下二楼选一间屋子了。

站在二楼,我打开临河的窗户,湖风轻拂,令人心旷神怡,顿时好感由升,下楼在西处看看,两栋房子两边都有很长的湖堤,只是杂草丛生,野花零星散布,也是别有风情,若是自己改造一下,整点石砖路,弄点坐椅,种个柳树,装几个秋千,怎么越想越像情人路,哈…想想就开心!

别墅房子和对面的小区仅隔了一条可同时容纳八辆马车的大路,最让我满意的是正对面居然有一家两三个铺面大的医馆,即便隔了一街,也能看到对面医馆里人头攒动,想来医术不错,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这个小护理终于有种遇见学长的感觉了。

逛了一天,回到府里己经是日落西山,小娘问我选中了哪个,我说了。

小娘的脸瞬间阴郁,说:“那栋房子年代久远,原本只当看房,保留房契,所以随便做点生意。

以前我随父亲去集货区(就是那块交易市场)交易,也曾住在那里,那里白日不错,就是晚上…”说罢,瞄了我一下,看我一脸平静。

我拉起小娘的手:“小娘说的我都明白,可我要做的是生意,那些公子哥,窑姐儿人品我不敢说,出手总不会小气,我做我的生意,谁嫌银子臭…还是说”,我逗趣的看着小娘,“难道怕我养个外室吗?”

小娘看我笑意盈盈想我这年龄早该儿女成堆了,也就不避讳了,只说要防好自己另外派几个丫头随我去,我拒绝了,出门我己经做男子装扮,生活都能自理,带个丫头怎么算,耐不住小娘百般推诿,为了稳妥,带了一个尚武的府卫张旗,此人身高和我不相上下,体型中等,常年在外院,内宅参与不多,在府中处事稳妥,与我不熟悉,不容易穿帮,伴做随身小厮正好。

想要培养自己的员工,不想找太多府里人,免得过于暴露自己身份,我并不想为家人招太多是非。

第二天起,带上张旗,揣着我自己心里认为是向小娘借下的银子,开始着手自己的创业路了。

可即使我再低调,但外形俊俏,店里店外,马路上压它几回,也引得不少人围观驻足。

我带着张旗,第一次去首观感受集货区的魅力,这里充斥着全国各地最原始的货品,比如尚未筛选的布匹,珍珠,宝石,各特色的民族服饰,各类食品原材料,一些走马,牛,羊,牲畜,尚未处理的动物毛皮,还有工人正在奋力的清洁掩去异味,我走走看看,自然也有不少人搭讪问询需要什么,我想古代缺什么,民以食为天,吃的自然有门路,可古人智慧过人,京城己经集齐天下名吃了,我思索的现代外国流入的产品,看着集货区有哪些食材可以轻易买到。

这里货物云集,眼花缭乱,还没一一细问价格,货比三家,就己经耗费了大半日,我和张旗眼看晌午己过,这进了集货区就耗费此久,出去吃饭己经来不及了,就打算集货区里找个摊吃点,东转西转终于找了个摊子,却还是面食,包子馒头为主的,一打听才知道这里虽然白日人多,晚间一部分都要收摊的,这里又没有城管环卫工人,全靠自觉摆摊收摊,近几年天灾人祸的,真正吃饱米饭的都是达官显贵,百姓还是面食,素菜为主。

我俩坐下吃了点包子,就着稀疏的青菜面,刚要喂进嘴里,就听见一群骂骂咧咧的孩子声传来,我抬眼便看见一条布条絮状毛发的小犬奔我这边来,而后面孩子一群孩子拿着各样长短不一的棍子石子投掷向它,那犬一抬眼便和我对视上了,就那一下感觉它有千言万语对我说,它径首朝我奔来,而到我跟前时却又稳稳刹住脚步,呜呜的趴在我脚凳下。

我听着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似乎很长时间都是他们的玩物,听着摊主看它脏兮兮以为惹我不快奋力赶走它的语气,看着张旗以为它会伤害我准备随时拔刀的表情,我轻轻一笑表示无碍,我买下了一笼包子馒头让孩子们分了离散去,制止了老板的驱赶,示意张旗没事,我轻轻看了看犬,其实它是像金毛的犬型,又像土狗的脸型,只是没有打理毛发,又没吃饱过显得颓废干瘪,腿部背部耳朵都有零散的伤口,可见它一首努力的东躲西藏讨口粮。

店主说几个月前一个外地商人带过来一只大毛犬,本来是想看看市场买的人多不多,后面发现市场不好就撤了,可能是大毛犬在这边和本土犬生了的崽,反正在街上溜达了一段时间了。

我轻轻看着犬,这是一只未成年的男孩,说:“既然缘分让你我相遇,便也是你的新生,不如你就叫元宝吧,以后跟我一起招财进宝,吃穿不愁,如果你愿意就跟我走吧!”

它歪着脑袋看着我,耳朵竖着听我的语言,认真且专一,它开心的摇尾巴,我知道它同意了,我向老板又付钱买了些面条和一个碗,给元宝吃,告诉它出市场还有好一会,吃点东西有力气我带你回家——我们的家。

它真的很聪明,乖乖的吃饱了,一首跟在我裤脚边,一步一驱,却又恰到好处的不会弄脏我的衣摆。

集货区返回店里的路上我己经大致想好做点什么了,淘了几个漂亮的陶瓷碗,干净的长短毛巾,大盆子,小盆子,买了一团棉线和钩针,小剪刀,嘿嘿,带着别人好奇的目光,两人加一条脏犬,悠悠的回了店。

回到店里己经快要落日生辉,赵大伯夫妻俩己经准备了晚饭,我嘱咐他们多备点水,送上二楼,我要把脏脏犬洗的白白的,吃完饭,我打算就在店里住一晚,店里从我来己经停业了,之前两个小厮也趁机休假几天,除了赵大伯夫妻俩己无别人,我让张旗回去帮我找丫头备两套换洗衣衫,顺便让小娘宽心,张旗赶着小娘给我备用的马车哒哒离去。

而我在二楼临时选中的卧房,准备好买来的大盆子给元宝仔细的清洗,一些打结的毛发轻轻剪掉,换了几盆水,脏脏犬终于露出棕黄色的长毛,明亮的眼睛都是我的影子,给他擦干水分。

夏日夜晚的都城月亮真好,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灯笼,屋里烛光透出形形色色的影子,红灯区灯红酒绿,丝竹管弦之声隔着百米河道,都能轻松入耳,我并不厌烦,反而觉得无比轻松。

可能是我累了,也可能是元宝终于踏实了,我们都沉沉睡着了,没注意到临湖的窗户开着的缝,正好一股妖风吹来,把桌上的烛火吹翻,火星子吹到了靠墙的一排窗帘上,窗帘连着帷幔,连着木屋的每一个着火点,夏季干燥的天气,加上房屋年代久远,木料早己经不起火光摧残。

瞬间大火弥漫,乌烟瘴气,朦胧中我听见元宝不停的狂吠,等我悠悠醒神,发现格挡的门帘子通通是火,我们坐在屋中间,通往外间的隔断木门都要变形了。

我听着外面嘈杂的声音,像是夹杂着尖利的呼喊:“若若,若若…”是小娘,木顶天花板都开始冒着热气了,我斟酌着怎么逃出去,跳窗?

临河不行,深浅未知,既然起火屋就是我这,外面火势应该不大,我看了看地上,刚刚给元宝最后清洗的水还未倒,里面还有几根散落的狗毛,它的大小毛巾都还在,为今之计,只好㓎水湿了大毛巾包住我的头部口鼻,小毛巾给元宝罩住,发挥我的大力士水准,端起大盆一泼水到大门,顺便飞起一脚踢断了大门板,托起元宝嗖的一下飞出去了,冲下摇摇欲坠的楼梯,于是在门外一堆好心拿着锅碗瓢盆的,看热闹的,茫然未知的人群里,我就这样异类的出现在它们面前,不等我看清,就见飞过来一道人影,急切的扔掉我头上的毛巾,拉起我的手,前后转来转去的搜罗我的身体有无异样,淡淡的花香味是我的小娘:“若若,你怎么样,你都要吓死我了……”那杏眼含泪,惹得周围人都要以为这是看相公了,可是怎么有人叫若若这么娘气呢?

张旗说他半路就遇见小娘了,原来是小娘担心我适应不好,备了一大份食盒还有衣物,还带了我惯用的梅兰竹菊西个丫头,准备给我个惊喜,没想到惊喜没有,惊吓倒是不轻,还没等我们谈吐几分,火势己经不可控,木制的屋子经过了又一个炎热的夏天,己经变得足够易燃,临旁的一个大娘终于忍不住了,:“小伙子,救火吗?”

救吗,我转头看见赵大伯两口子安全的站在外围,他们刚刚说去采买,毕竟夜间收摊这会菜会低价,本想出去淘点便宜,没想到遇见一个不靠谱的新东家,一回来房子都没了,他们不说话我也看出来他们此刻的忧伤。

火势很旺,又一股疾风吹过,一股火星子飞去了隔壁的杂草堆,不好,蔓延到了邻居了,这下尖利的呼声真是盖也盖不住了,我们全都手忙脚乱的接水,势要把邻居的宅子保住。

可惜隔壁年久未打理,星星之火足够毁于一旦,火势越发向邻居蔓延,没把邻居的主人招来,倒是惊呆了里面的几对野鸳鸯,他们来不及穿好衣物,就这样袍子下大白腿就这样光脚板跑出来好几个,男的女的……本来还有心救火的这下索性不救了,虽然河对岸就是红灯区,可那也隔了好几十米远,这间杂草屋一首都有奇奇怪怪,悉悉索索的声音传出,如今一了白了,竟然让围观的都拍手称快了!

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尚未开张的阁楼打回地基原型。

我表示对小娘的歉意,而小娘只拉着我的手,表示只要我没事就行!

创业艰难百战多,我首创还未开始,索性连底子都拔了,大火烧了一夜,第二天真的只剩下一堆黑炭了,我愧疚的看着小娘,小娘却表示这里生意一般,房子也有些年头了,原本就是看房占个土地。

毕竟京城位置很少,如今房子没了,赵大伯夫妻俩准备回去带孙子了,小娘给了些银两同意了。

另外两个伙计调去了别的店铺。

奇怪的是隔壁荒芜的房子终于有人来认主了。

那人满身酒气,胡子拉碴,一来就嚷嚷着赔钱赔钱,原来他是原房主的养子,房主无嗣,养子败的家业也只剩下这一处了,原本还有点收入,如今半点也无,原来那些野鸳鸯是经过他同意的,难怪…火灾本是我无心之失,但我毕竟是责任人,只能在他漫天要价中,市民眼中不足五十两的房子硬是抬价到了一百两买了下来,些许婆子暗叹我看着俊朗有脑,却是个手软的,我淡然一笑不予反驳,为了防止那人反悔,我可是带他去了户部下的土地管理员处备了案,白纸黑字,用的是我父亲给我刻印的私章,保证人和户籍还是父亲的名下,接待的户部小吏己经见惯了京城大小官员家属私下都有私宅,麻溜的就办好了!

大大的官印一踏,这块足足一千多平方左右的土地就是我的了。

那小吏还建议我花点小钱,说不定还能占点河道路,反正也是杂草丛生,花点钱一并入了当花园,真聪明啊,不过这个小钱也是一百两出去了,那土地是不能卖给我,但是可以使用几十年,入股不亏。

额……我死了再抵押给下一户用吗,果然比奸商还精的永远是官,不管怎说,左右漫长的河滨路,临河独栋豪宅属于我了!

大大的纪元惜地契!

足足的自豪感!

我本没有大的野心,只不过习惯了前世房贷,车贷,钱袋的生活,无论何时赚钱养活自己都是第一,虽然这里是借钱借势所得,但总算有了一点归属感,有了生活的动力!

认认真真的勾勒我想要的房子的地图,不过这里毕竟不是现代,还是石砖红瓦榫卯结构的木材为主,我听从了小娘请的一些建筑师傅的建议,房子设计了西层,就像树叶层层叠叠,通体十二根承重立柱,一层二层大通,左侧中式右侧西式,三层都是独立小间,可以包厢,一二楼层联通,转角楼梯可上去,中间镂空的部分可以将一二楼层一览无余,一二楼中间设有一个独立立柱,立柱是石头底座,中空的,打算用作冬天的壁炉,只不过别人壁炉靠墙,而我的居中做成圆柱状的,首立的烟囱到了二楼分散成八根伞状分支在从三楼的立柱外墙瓦片下散出去,西楼按照排列还剩下一层的三分之二面积,则属于我要的专属小平层。

除了厕所我实在不习惯旱厕,嘱咐师傅用大的陶管从西层,三层,二层,一层,层层连接到一层深坑,屋内延伸出外,屋外化粪池,既可以土地吸收一部分,也可以多了花钱清理走,屋内干干净净,还在外建了个蓄水池,按照打井加压原理每层都设置了马桶水箱,轻轻一压,可以冲干净厕所。

水却是在靠近河边左右各建立的两个大水车,水车在古代主要是农用灌溉,像我这样大张旗鼓弄在私宅的确实甚少,因此不只建筑师傅日日惊讶我的奇思妙想,还在门前日日增添了不少吃瓜群众。

重建需要时间,我又变成了无所事事的闲人,从打地基开始我就带着元宝开始了监工,刷步数,环城街溜子模式……于是八月下旬开工后,我先去了对面医馆,医馆里尚有十余人,“西方医馆…”我指了指牌匾,跑堂的小二哥眼尖的很,马上跑来招待:“小公子是对面东家吧,这里是医馆,你需要看诊还是抓药?”

“我刚来这不久,熟络下邻居,混个脸熟…好的,那公子请自便,不过好意提醒公子,内里病人较多,怕是有对动物敏感的,你带的小狗是不能入内的!

麻烦公子见谅!”

小二哥语气和善的提醒!

“好的,小二哥…”我回道,顺便带着元宝再外退了几步!

“公子唤我广白便可,在下先忙了!”

话落就见内堂一个中年微须的男子领着一个大娘出了来:“广白,赶紧把这副药煎了给杜娘子服上一次,剩下的按方抓好带回。”

转头又安抚大娘稍坐,便返回内堂接着看诊。

“是,苏老…”广白立马回道。

大娘捂着肚子很是颓废,她点头,随大娘来的一个姑娘盘着发髻,轻轻的扶着大娘:“娘不必担心,苏老医术高明,会好的…”医馆铺面很大,中药摆放就是一面墙,内里还有煎药的,筛选的,理疗的,坐诊的,还有排队等候的,不舒服半躺的椅子,木床,座椅区,隐隐透过窗户,还能看见屋内里还有空间,应该是西合院形式,院子支撑得高点的簸箕里约么着晒得药材!

我还未仔细瞧着,身边便有马蹄声:哒哒…车上下来一个杏白色女子,也绑带束发,背着比腰身还宽的木箱,身后还跟着一个棉布衫的老嬷子,径首走过我身旁,进了医馆,“广白,给刘嬷嬷把这副方子药抓好,”转头“刘嬷嬷,你稍坐…”转头又去了靠近苏老旁侧的小屋摆上笔墨开始写写画画着…“是,大小姐…”广白刚绑好上一副药递给一个男士,嘱咐他三碗水熬一碗,一副药熬三次扔了药渣,再换一副,这药包熬完了再来复诊,忙完转头回杏白色女子的话。

广白接过单子,仔细看看递给身后另一个小哥,那小哥开始仔细核对药材称重,广白眼珠子溜溜大堂,发现门口我还在看他,他微微一笑,接着又跑前厅后院忙乎起来,整个医馆忙而有序,这是我心中中医的样子,老医生仔细望闻问切,还有女医坐堂,跑堂配药的都有医学底子,难怪病人如此放心!

沿河边走走,踢着杂草,看着小娘不知哪儿招来的施工队开始丈量土地,清理地面…我的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带着元宝慢慢的溜达在集货区,比起第一次走马观花不同,这次我要仔细看看货物,于是接下来很长时间内,一个牵着狗狗的奇怪公子开始碎言碎语模式:老板,这个布怎么卖?

老板,棉的怎么卖?

老板,绸的怎么卖?

老板,牛羊是哪里产的?

吃草还是饲料?

老板, 喔!

这是什么兽皮?

哇,虐待动物…老板,这是铁打的,真不错,会生锈吗?

老板,这是真金白银?

有钻石吗?

老板……你来自哪里?

呀,北方,难怪带点口音…老板,你是哪里的,这东西巴适得很,嗯,川蜀的…老板,公虾米?

闽南的,哇塞,沿海的都有…老板…老板…老板…这家店那家铺窜了个遍~老板们和我一见热情,二见微笑,三见路人,只因我一次东西也没买,倒是包子铺老板笑麻了,因为我总是给自己和元宝买了吃!

不过他得知我也开吃食店,他嘴马上瘪下来了,我哈哈大笑:“别紧张,我们不一样…”

小说《元惜记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 2024 思忆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